爱画网

多宝塔碑书法作品

颜真卿《多宝塔碑》为楷书典范,结体端严整饬,笔力刚健丰腴,展现盛唐气象与法度森严之

《多宝塔碑》概览

《多宝塔碑》全称《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》,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天宝十一年(公元752年)四十四岁时所书,为现存颜体楷书早期成熟阶段的代表作,此碑立于长安千福寺(今西安),由岑勋撰文、徐浩题额、史华刊石,集当时顶尖文人与工匠之力而成,碑文记述高僧楚金禅师发愿修建多宝佛塔及感应舍利之事,兼具宗教叙事与艺术审美双重价值,全碑共34行,每行66字,总计约2300余字,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。

多宝塔碑书法作品


艺术特色与风格演变

(一)承前启后的“颜体”雏形

相较于颜真卿晚年雄浑宽博的《颜勤礼碑》《麻姑仙坛记》,《多宝塔碑》呈现其书风转型期的典型特征:
| 维度 | 《多宝塔碑》特点 | 对比晚期颜体差异 |
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结体 | 端庄匀称,中宫收紧,外围舒展 | 后期更强调外拓取势 |
| 用笔 | 提按分明,筋骨劲健,少涨墨之法 | 晚年善用渴笔飞白,厚重沉郁 |
| 线条质感 | 清刚峻拔,棱角分明 | 浑圆饱满,绵里藏针 |
| 章法布局 | 行列整齐,疏密有序 | 随势生发,虚实相生 |

此阶段颜真卿尚未完全摆脱初唐楷书规整严谨的影响,但已显露出个人风格的萌芽,如横轻竖重的节奏处理、蚕头燕尾的强化等,成为研究颜体形成的关键实物资料。

(二)技法精析

  1. 笔法系统

    • 起笔藏锋:几乎所有笔画均以方切起笔,如短横常作斜切下顿,长横则铺毫蓄力。
    • 行笔调锋:通过手腕微妙转动调整笔锋走向,使线条中部饱满而有弹性。
    • 收笔回护:捺画重按缓提,形成标志性的“雁尾”;竖画收笔多作悬针状,锐而不飘。
  2. 典型笔画示范
    | 笔画类型 | 书写要点 | 例字举例 |
    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
    | 点画 | 三角状入纸,蓄力后迅速回锋 | “宗”“审” |
    | 横画 | 左低右高,中段略细,末端驻笔加压 | “事”“塔” |
    | 竖画 | 悬针竖需空中回收,垂露竖忌鼠尾 | “佛”“感” |
    | 撇捺 | 撇画由重至轻渐次铺毫,捺画一波三折| “人”“道” |

  3. 结构法则

    • 内紧外松:内部笔画紧密聚集,外部笔画向外辐射伸展,形成视觉张力。
    • 错位避让:左右结构中,左部收缩让右部舒展(如“林”字);上下结构中,上部紧凑下部开张(如“景”字)。
    • 重心平稳:通过调整主笔位置(如戈钩的长度、竖画的角度)确保单字稳定。

历史地位与文化意义

  1. 书法史坐标

    • 《多宝塔碑》标志着颜真卿从初唐楷书范式向个性化书风过渡的完成,与欧阳询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、虞世南《孔子庙堂碑》并称初唐三大楷书典范,但其突破性在于打破了过分追求工整导致的板滞,注入动态平衡的新理念。
    • 清代王澍评曰:“鲁公此书,庄严敦厚中透逸气,乃正书中之圣品。”后世学颜者多从此碑入手,因其法度完备又不失灵动。
  2. 文物考古价值

    • 碑阴记载了唐代官修佛塔的制度流程,侧面反映盛唐时期佛教建筑的规模与社会组织形式。
    • 碑侧题记留存了大量唐代职官姓名,为研究长安城宗教网络提供一手史料。

临习指南与常见误区

(一)入门步骤建议

阶段 训练重点 推荐练习时长
读帖观察 分析代表性偏旁部首(如“口”“木”) 1周
双钩填墨 体会原帖笔触轻重与空间分布 2-3周
实临通篇 控制书写速度,注重节奏连贯性 1个月
背临创作 脱离原帖默写,检验记忆深度 长期坚持

(二)易犯错误纠正

  1. 过度强调“蚕头燕尾”:初学者易将隶书波磔带入楷书,导致捺画过于夸张,对策:观察颜真卿捺画起笔仅轻微隆起,重点在于尾部从容出锋。
  2. 横画平行呆板:若机械模仿会导致整行横线齐平无变化,解决方法:参照原帖同一排横画的俯仰角度差异,如“事”字三横呈拱形排列。
  3. 忽略牵丝呼应:虽为楷书,但字间仍有细微游丝相连,提示:注意上下字首尾笔画的方向衔接,培养整体观照意识。

版本流变与鉴别要点

现存《多宝塔碑》拓本以宋拓“陕本”最为精妙,明代翻刻本因磨损严重已失神采,鉴定真伪需关注三点:

  1. 石花特征:原碑历经千年风雨侵蚀,表面自然剥蚀形成的白斑分布随机,伪作常刻意敲击造痕。
  2. 墨色层次:早期精拓本采用蝉翼拓法,字口清晰且墨色古朴,晚近拓本因碑面凹陷易渗墨模糊。
  3. 刀刻痕迹:原石镌刻深峻爽利,复刻本因底本模糊往往线条臃肿迟疑。

相关问答FAQs

Q1:《多宝塔碑》适合初学者临摹吗?
A:非常适合,该碑法度严谨、结体规范,是建立楷书基本功的理想范本,相较于颜真卿晚年作品,其笔画清晰、规律性强,便于掌握基本笔法与结构原则,建议配合《颜勤礼碑》同步研习,可体会颜体早晚期风格演变。

Q2:临写时总觉得字形偏扁怎么办?
A:这是常见误区,需注意两点:①原碑因年代久远存在轻微漫漶,视觉上显扁,实际书写时应保持正方形比例;②检查横画是否过长——颜体横画虽舒展,但需遵循“横不长于竖”的原则,尤其注意“日”“目”等字的内部横画应适当缩短,可通过叠格放大法校正比例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